欧盟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由27个成员国所组成,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为欧盟四大核心成员国,组织成立的宗旨是希望透过多元一体的形式,促进欧陆各国和平,避免无谓的战争兴起,以及借由共同市场的概念,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关系。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7年生效的《稳定与增长公约》皆规定:1) 各国的年度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 2) 各国政府负债不得超过GDP的60%M平方以上述两个数字做为欧盟各国的体质状况。欧盟采行同一套利率政策,经济体质较为不好的国家处于劣势,他们不能自行调整利率来调控经济,只能依赖政府透过公共支出,最后导致诸多国家债台高筑。 次贷危机爆发后,体质较差的国家陆续开始出现无法偿还债务、必须延期偿还时间等现象。2009年希腊国债超过3000亿欧元,占GDP整体比例高达126.7%,巨额债务导致债信被三大信评机构接连降级,迫使希腊向欧盟与IMF申请援助,为整体欧债危机事件拉开序幕。不久,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接连爆发债务危机,“欧猪五国”拖累欧盟整体经济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政府赤字和负债水准不断上升,逐渐影响欧盟组织整体的运作及发展,欧盟与IMF共出资7500亿欧元,协助成员国脱离债务危机,而欧央行也在2011年~2016年透过降息、负利率、QE等宽松政策,试图拯救欧元区疲弱的经济状况。目前欧元区整体基本面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但观察成员国债务/GDP%前三名为: 1.希腊、2.意大利、3.葡萄牙,距离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规范的其中一项规定“政府负债不得超过GDP的60%”仍有很大努力的空间,各成员国债务水准成为每次风暴市场关注焦点。
政府预算余额/GDP(横轴,数值反转):欧盟成员国必须每年提出未来的预算状况,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政府负债总额/GDP(纵轴):政府负债包含 1. currency and deposits 2. debt securities 3. Loans三项。不得超过GDP的60%,多数国家并未遵守。越往右上方,意味着该国债务与赤字占GDP比重越高。
M平方透过各国负债及赤字状况,带大家了解欧洲债务风险。 看更多
经济信心指数代表欧元区各国企业及消费者对景气的看法。 看更多
欧洲指数需要观察的重要基本面、筹码指标。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