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确认当选以来,时间已经过两个多礼拜,特朗普交易的热潮似乎未见消退,美元、美债收益率在选后继续强势走升,美元指数于上週一度突破 107 关口,创下近一年新高,美债收益率也回升至半年高点,但这样的势头究竟能否延续下去?本篇文章针对市场交易逻辑,分享我们对于后续美元及美债的看法。
本文重点:
- 通胀:激进的关税政策是否将推升通胀?2018 ~ 2019 年贸易战证据,支持关税对通胀衝击有限。
- 利率:受到关税以及财政刺激政策影响,美联储后续动作为何?我们将评估 3 种情境讨论利率合理水位,以及美债收益率合理水准。
- 债务:较大幅度的财政扩张扩大财政赤字,增加美债违约风险后,是否将打击美债需求?美债吸引力不减,且美联储预计将暂停缩表支撑需求,同步影响后续美元走势!
自特朗普确认当选以来,时间已经过两个多礼拜,特朗普交易的热潮却未见消退,相关资产的价格波动逻辑主要来自以下三个面向:1)通胀:激进的关税政策将推升通胀;2)利率:受到关税及财政刺激影响,美联储降息空间遭压缩;3)债务:较大幅度的财政扩张也将扩大财政赤字,增加美债违约风险,使美债需求方缩手。
反映上述的交易逻辑,美元、美债收益率在选后强势走升,美元一度突破 107 关口,创下近一年新高,美债收益率也回升至半年高点,但这样的势头究竟能否延续下去?本篇文章便针对上述三点市场观点,分享我们对于后续美元及美债的看法。
一、通胀:2018 ~ 2019 年贸易战证据显示,关税对通胀衝击有限
在先前发布的 快报 中,我们已经对关税影响给出看法,认为关税对通胀的衝击将有所限制,在这里也分享美国经济研究权威机构 NBER 工作论文中,关于 2018 ~ 2019 年贸易战的研究发现,为我们的论点提供进一步支持。
首先,直接看到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生效后,美国国内的物价反应:下方左图中,被加征关税的商品进口价格明显上涨,且涨幅与关税幅度大致相同,代表中国出口商在关税生效后依然维持出口价格不变,因此由美国进口商吸收绝大部分的关税负担,有趣的是,右图的下游零售价格情况却大不相同,被加征关税的商品价格并没有出现相对应的上涨,这也跟先前提到 CPI 无明显反映的证据一致,显示关税造成的成本衝击很可能由零售商自行吸收。
在 2018 年美国对多国征收关税后, 加拿大、中国、欧盟、墨西哥等国家也回过头来对美国征收了报復性关税,有趣的是,不同于中国出口商维持出口价格不变,美国出口商在报復性关税生效后,出口价格却出现明显的减速。为何同样是课征关税,美、中出口商的反应却如此分歧?主因中国受到影响的出口商品中,超过 90% 为较难被替代的差异化商品,因此中国拥有较强定价能力,但美国受到影响的出口商品中,却有超过一半为容易找到替代品的非差异化商品(如农产品),导致美国不得不降价以维持竞争力,否则将面临需求大幅减速。
统整上述贸易战中的实证发现,再结合现况,可以做出以下推论:
-
如今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情况下,即便面临关税衝击,零售商可能也难以将价格上涨的压力传导至最终的零售价格。
-
2018 ~ 2019 年由于受关税影响的进口商品多为差异化商品,因此美国承担绝大部分的关税成本,但如今供应链分散已有成效,再加上本次如果按照特朗普提议全面课征关税,非差异化商品比例将拉高,进口价格理应出现下降。综合以上,我们预期关税对最终通胀的衝击有限。
二、利率:通胀受控下,利率仍将逐步调降
延续上段落对通胀的讨论,通胀攀升与否,市场最关注的还是其是否影响到美联储后续的降息决策,导致资产重新定价的可能。针对未来利率路径,我们参考三种可能的通胀情境,代入美联储经常引用的泰勒公式中,以推算本次降息空间的可能范围。
已经是订阅会员了吗? 若您已经是订阅会员请点此登入
【春节限定】免费加入官方 LINE 帐号,独家抽新年三大红包! 立即抽红包>>
【年度展望影音】120 分钟全面掌握 AI 与特朗普世代下,全球经济展望与投资策略! 立即加入>>
【MM Podcast】金蛇招财特辑|蛇年投资三大情境:人才钱财全都要 立即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