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
中美贸易战衝突至今已近 5 年,供应链去中化、去美化的趋势是否仍是进行式?台湾外销出口变化如何看出亲美远中与新南向政策?欧日贸易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全球贸易格局大洗牌下,哪些经济体从中得利、或是相对受害?本文带您用五张图看懂五大经济体的商品贸易结构变化!

本文重点:

加入 MM PRO / Prime 看本文关键重点 !!


论坛


前言

从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供应链瓶颈,再到俄乌战争以及台美贸易倡议谈判,市场重新开始关注全球供应链可能面临的脆弱性,而我们在年初 报告 中也曾经提及,全球贸易占比在过去十余年间未再创高,反映国际贸易衝突频繁、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美中互课关税。

与此同时,非关税措施对贸易成本的影响也逐渐扩大,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自 2008 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受限制的全球商品进口份额从 0.6% 上升至 9.3%;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研究也指出,近年各国对关键原材料与食品的出口限制同样出现上升趋势。这些限制通常促使进口国转向本土製造,或是较少贸易壁垒的外国供应商,可能因此提高生产成本、降低贸易量与生产效率,但是转单效应也给予新兴经济体获得投资与增速的机会。

考虑到去中化、去美化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迭加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的担忧以及对中短线 製造业循环 的潜在影响,本文将分析五大经济体 – 美国、欧洲、日本、台湾、中国,在过去五年( 2018 年 ~ 2022 年)期间的双边商品贸易结构变化,并总结三大重点,辨别趋势底下的相对受惠者与受害者、以及各国之间贸易关係的同盟改变


一、美国供应链去中化、欧日选择走自己的路?新兴亚洲、加墨从中得利

1. 美国:关税战打击中国进口占比全面下降,新兴亚洲受惠转单效应、加墨实现近岸外包模式

自从 2018 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开启中美贸易战以来,美国自中国的商品进口比例从将近四分之一下降至 2022 年的 16%,特别是在家具、皮革、纺织品、电脑与电子产品进口等项目,中国的占比皆大幅下降,上述产品大多受到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额外课征关税所影响。很大程度上,中国(下图红色)占比下降被其他新兴亚洲经济体(黄色)的进口占比增加所抵消,主要受惠者包括印度、台湾,以及东协成员国例如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

另一方面,同属「美墨加协定」(USMCA,前身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的墨西哥、加拿大 进口金额 也在近年屡创新高,并于 2023 年 Q1 超越中国成为最主要进口来源国,在 2018 至 2022 年间,美国自墨西哥的製造业进口贸易绝对金额增速约 22%,不过转移程度相对新兴亚洲的增长幅度来说较不显着,例如墨西哥占比仅上升 0.2 个百分点。拆解产品细项,美国在电脑与电子产品类别的整体进口绝对金额增长约五成,而墨西哥的占比则在同期间下降 1.7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墨西哥与加拿大所增加的贸易份额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与烟草、石油产品。

整体而言,在美国供应链「去中化」的趋势下,我们看到:1)东南亚、台湾、印度等新兴亚洲地区受惠转单效应,占比上升最为明显 ; 2)「近岸外包」(near-shoring)或「友岸外包」(freind-shoring)的政策倡导下,加墨两国也在今年成为美国最大进口贸易伙伴,儘管占比上升并不明显

美供应链去中化

2. 欧洲:美国去中的份额被欧洲吃下,与英美脱钩反映近年贸易摩擦频繁

与美国相比,欧盟自中国的商品进口绝对金额在过去五年增速约 83%,占比也明显上升 7 个百分点。从下图可发现,中国(红色)在几乎所有产品类别的欧盟进口占比皆呈现上升,其中增长最大的是化学品、电机设备与道路车辆。除此之外,来自新兴亚洲经济体(黄色)的进口占比也普遍上升,显示欧洲市场在亚洲国家进口之间的替换效应相对较低。

以贸易金额来衡量,2022 年欧盟从其他欧洲 OECD 国家的製造业进口比 2018 年增加了 13%,从美国的进口增加了 26%,显示总体贸易依旧呈现稳定增长,但实际上在大多数产品类别中,先进经济体(绿色:其他 OECD 欧洲国家;蓝色:北美)在欧盟进口占比普遍减少,尤其是化学品、道路车辆和电力机械设备等类别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国家来看,受到英国脱欧的影响,来自英国的商品进口份额大幅下降,自 2002 年的 17.9%,一路减速至 2018 、 2022 年分别仅剩 7.3% 、 7.0% 。

从欧盟的进口贸易伙伴结构来看,供应链「去中化」不但没有发生,反而还有逆势增长的趋势,而新兴亚洲经济体的占比也同步增加,则显示转单效应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儘管北美与英国在欧盟的进口绝对金额保持增速,但是占比减速或许也反映着近年贸易摩擦频繁、保护主义兴起的浪潮。

欧洲

3. 日本:进口贸易结构变化较为复杂,大方向仍为亲亚、脱欧美

日本自中国的商品进口占比于 2018 年至 2022 年间变化不大,而来自新兴亚洲的进口则有所攀升。在交通设备、钢铁、家具等产品类别,中国与新兴亚洲的占比同步增长;在鞋类、电子机械、服饰等方面,中国份额的下降则是由新兴亚洲补足。

另一方面,来自欧盟以及北美的整体进口占比分别减少 1.3 与 2.4 个百分点,儘管自 2018 年以来,从欧盟进口的金额增加约 12 %,USMCA 进口金额则是微幅增加,主要流失市占率的产业集中在交通设备、机械、金属、橡胶等。

已经是订阅会员了吗? 若您已经是订阅会员请点此登入

年缴订阅送课程
享 M 平方完整服务
无限次图表浏览

一手掌握全球投资
商品的关键指数

独家焦点报告

每月约 6 ~ 8 篇独家
重大事件 / 数据分析快报

研究工具箱

自製关键图表
回测绩效

最专业的宏观社群

用户秘密指标
观点分享

【行情快报】股市正常回檔还是逃命波?独家指标秒懂趋势! 【行情快报】台积电 Q2 营收财测再创高,展望中仅 AI 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