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
M 平方延续上篇文章,比较中印两国异同。读者最关心的:为何同为新兴市场,两国投资回报率及胜率大相径庭? 在本篇内容我们将详尽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重点:

加入 MM PRO 看本文关键重点 !!


一、股市比较:中印两国股市的产业结构差异

若单从股市回报率来看,印度长线走势明显与中国拉开差距,然而这意味着中国没有合适的投资标的吗?印度的投资又是安全无风险吗?我们各列举中印较有代表性的股市指数,并且以指数涵盖的产业结构来比较其中差异。

1. 中国股市标的选择多,须以增速性产业相关指数为较佳投资标的

观察中国三大指数,可以发现其组成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

  • 上证指数:金融(占 23.15%)、工业(占 15.10%)、核心消费(占 11.96%)、原材料(占 11.11%)
  • 富时 A50:金融(占 37.55%)、核心消费(占 28.26%)、非核心消费(占 9.17%)、医疗保健(占 7.10%)
  • 创业板指:医疗保健(占 33.44%)、工业(占 28.29%)、信息科技(占 18.83%)

纵观以上组成成分,可以发现上证及富时 A50 皆以金融类股为主,如招商、平安等商业银行,除此之外,消费类股、原材料类股等周期性板块也占大部分的持股,如耳熟能详的贵州茅台。

创业板指虽持有一定比例的工业、原材料等传统产业,但主要成分以信息技术、医疗保健为主,并取深证指数创业板块前 100 间流通市值、成交金额最高的企业为指数,反映了其企业普遍为新兴产业、增速性高的特点。

而其中可以发现上证指数长线有失真的情形,最大的问题便是指数采总股本计算加权。中国企业将总股本拆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及“公众股”,当中仅有公众股能够流通,然而指数计算时依旧以总股本加权,因此相比之下,仅采“公众股”进行加权的富时 A50 及创业板更能真实反映股价走势。

这样成分组成的不同,也使得在观察陆股走势时,时常出现分歧的状况,2013 年前,三大指数表现齐平,然随 2013 年进入新一轮生产力循环后,叠加中国 2015 年实施去杠杆及结构调整,一定程度压抑金融类股表现,而在政策面调整转向扶植新兴产业(如后续会提到的十四五规划)之下,创业板指报酬明显拉开差距,2013 至今,创业板指累计报酬过 400%,相较于其余两者报酬表现落于 50% ~ 100%之间。

中国股市指数成分以及权重计算具有差异,导致近年投资陆股上传统的上证指数与偏向新兴科技的创业板指走势分歧。而本篇分析中并未提及港股,主因为其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如近期中国打压巨头企业及中概股等事件,待之后我们再详尽分析。

中国股市产业

中国股市走势

2. 印度股市指数化增速,金融及科技带动经济

印度股指则相对于陆股单纯,BSE SENSEX 30 为 30 间印度孟买交易所内最有代表性的企业组成之指数,以金融(占 40.40%)产业为主,信息科技(占 18.60%)次之,能源(占 13.00%)、核心消费(占 9.00%)也有一定份额。

陆股、印度股市同样以传统金融为主,而不同于中国表外融资去杠杆化的问题,印度银行体系饱受坏帐困扰,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印度不良贷款(NPL)占总贷款比率为中国的四倍左右,近年来金融稳定度也成为当局的首要改革任务之一,可从央行的金融稳定性报告中看出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不良贷款比率于 2019 年高点减速。

除此之外,SENSEX 指数中,近年急起直追的信息科技相关产业占了近 20%。印度政府于 1990 年代起即大力推行 IT 产业,在当局政策不遗余力的扶持下,知名国外企业不断进驻投资,并且也融入基础教育中,形成完善的人力供应链,产业也随之快速增速,以出口服务型为导向,在世界中已占有一席之地。未来在生产力循环下,有望产生越来越多世界一流的科技公司,指数占比也有望逐渐增长。

印度 SENSEX 以金融及科技占比最大,近年银行体系金融稳定度改善,同时科技类股受惠生产力循环,成为印度股市主要支撑。

印度股市

3. 小结

中、印股指产业结构皆以金融为主,然两者在银行体系中分别进行着去杠杆化与改革坏帐问题,在生产力循环下,印度 SENSEX 指数中信息科技产业占比接近 20%,而中国三大指数中,上证、A50 科技含量低,创业板指则有较高的科技比重,相关指数印证在近几年的走势上,印度 SENSEX 中国创业版指有较好的表现。


二、财政政策:中、印政府计划的观察重点

M 平方简单回顾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印两国在财政政策上的态度。

1. 中国克制财政支出,未来聚焦十四五相关产业链

中国部分,当局于 2020 年将财政赤字率提升至 3.6%(前:2.8%),总规模达 3.76 万亿人民币,并且增发了 1 万亿抗疫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 3.75 万亿元,强调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其主要透过减税降费(总规模达 2.6 万亿)、减轻企业负担并给予补助支持,此外,也强调保障民生就业的重要性。进入 2021 年,中国政府开始在经济已逐渐复苏下避免使用太多财政政策,其目标财政赤字率降至 3.2%,并且不再续发抗疫特别国债,当局更多强调做好“六稳”及“六保”,并重新重视杠杆率的稳定,要求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财政支出上,更为重要的来自于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在去年推出“十四五”五年规划,M 平方于去年即出具快报,整理“十四五”规划中“双循环策略”底下的三大扶植产业:1) 经济结构优化下受益的消费升级、2) 搭配碳中和口号的新能源车、3) 中美对立下,势必在未来成为重中之重的科技创新

消费方面,疫情确实使目前消费略显疲软,然而观察 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累计同比) 可以发现并未因疫情受到太多冲击,反而因需求转移而受益。而新能源车方面,则观察 中国-新能源车销量,疫情以来绝对值已再创新高,未来增速可期。科技创新则在生产力循环之下,以及数字货币的崛起,可预见中国未来会在相关产业链大力投资,政策也会给予高度支持。

新冠肺炎以来,中国财政政策逐渐转向辅助,追求稳定并重新重视去杠杆,政策面关注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以留意在体质结构调整之下的投资机会。

中国财政

2. 印度加大财政支出,积极发展基础建设!

印度在疫情爆发后,尽管陆续推出了总规模达 30 万亿卢比的刺激计划,但受限于原先设定的财政赤字率 3.3% 目标,因此当中大部分皆是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支持,主要延续原先预算中的基础建设,并对低收入阶层以移转收入的方式实施救济及补贴措施。整体来看,并不像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地透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而未来印度的投资要聚焦在何处呢?我们于上篇提到,印度具有巨大的人口红利,但就业人口闲置的状况严重,主要来自于印度基础建设仍不足。2021 年印度可说是大破大立,不仅在 2 月时通过扩大去年财政赤字规模至 9.5%,并且将 2021 年目标财政赤字率设在 6.8%,扩大基础建设、医疗卫生和国防等领域支出,也将成立相关融资机构为基础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财政部长 Nirmala Sitharaman 更是宣布了大规模的基建,涵盖公路、铁路、港口、电力设施等,规模达 5.54 万亿卢比(较前年增长 34.5%),可望为投资者注入信心。此外,央行近期推出的次级市场债券担保购买计划(G-SAP),可说是印度版的量化宽松,给予债券需求面支撑,以此减轻财政部发债压力。目前来看,各大评级机构对于信用问题也未给予降级,风险问题暂时未见。

印度于疫情支出不如欧美国家力道强劲,然政府开始更加关注基础建设的推广,在 2021 年加大财政赤字规模,表态将集中火力于国家发展,印度是否能以此解决长线人口红利无法完全发挥的问题,为长线发展的首要观察项目。

3. 小结

比较中印两国财政政策方面,中国维持了其前几年对于杠杆率的担忧,尤其是从去年末紫光、永煤等国企违约事件,到今年 5 月时出现首次的城投债违约,信用债市场随着刚兑制度的打破开始被投资人质疑,释放出隐藏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当局在财政政策上面相较去年缩手,政策着重在十四五相关受惠产业。而印度则是认识到了现阶段基础建设的不足,希望借此机会透过大量的资本支出,搭配其先前推动的 GST 税率制度改革,吸引更多的外商进入投资,在其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显现下,发挥崭新经济动能。


三、货币政策:中印央行目标各有取舍

紧接着,M 平方来分析作为提供市场流动性支撑的最重要角色:央行。中印两国货币政策目标导向有何不同?

1. 中国利率逐步市场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仍需时间

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上采取不同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多目标制,以维护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作为四大目标。货币方面,人行常透过调控 存款准备金率 以控制 货币供给。而对目标的传导机制上,一方面以操作短线政策利率 OMO (即逆回购利率)以影响 DR007 等市场利率浮动;另一方面,让中长线政策利率 MLF 向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传导,再导至实际 贷款利率,通过利率的波动来调节资金供需和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已经是订阅会员了吗? 若您已经是订阅会员请点此登入

年缴订阅送课程
享 M 平方完整服务
无限次图表浏览

一手掌握全球投资
商品的关键指数

独家焦点报告

每月约 6 ~ 8 篇独家
重大事件 / 数据分析快报

研究工具箱

自製关键图表
回测绩效

最专业的宏观社群

用户秘密指标
观点分享

【行情快报】全球股市涨到何时?投资策略的关键十问! 【创办人撰文】全球股市创高,四象限情境配置资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