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我们来到了展望系列第十篇:中国市场,陆股在经历了一阵去年的急涨后,再度转趋震盪,截止 2025 新年第一周,沪深 300 已从去年 10/8 的高点下跌约 -11%;同时,年底拜登送出的科技禁令、 301 调查两大「告别礼」,以及本月即将走马上任的特朗普,都进一步加剧中国的外部地缘风险,展望 2025 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三大挑战为何?哪些方案可能成为困境的破局路径?

本文重点:

加入 MM 订阅会员 看全文 !!


file

【展望 2025 系列】时序再度来到年底,M平方一如往年,抢先针对明年重要经济体及关键议题提出看法,为订阅会员开启一系列展望分析报告。本次不只将聚焦美、中、台、欧、日行情动向,也将追加分析房地产循环、 AI 生产力、供应链移转、 ETF 配置,更将格局拉高至国际新秩序的探讨。点我 追踪全系列!


2024 年 12 月,拜登政府在离任前连续祭出两份「告别礼」,先是在 12/2 祭出了 3 年内第 3 轮的科技半导体禁令,随后 12/23 再度宣布,针对中国成熟製程的半导体产品,启动 301 贸易调查,今年早些时候,美国贸易代表署 (USTR) 已将中国生产的半导体关税从 25% 调高至 50%,未来是否会施加更高关税,将交由 1 月上任后的特朗普决定。

与此同时,中国国家统计局公佈的最新 11 月经济数据显示,消费、投资放缓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凸显内需压力未减,仅工业生产在特朗普上任前的抢出口情绪下,有所支撑(详见短评),由于基本面数据暂无惊喜,陆股在 9 月底至 10 月初短暂急涨后,再度转趋震盪,代表外企动向的北向资金买入额也开始收窄,市场情绪再度趋向观望。

展望 2025 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三大挑战为何?哪些方案可能成为困境的破局路径?

北向资金与股市


一、三大挑战压抑经济增长

挑战一:通缩压力

2024 Q3,中国 GDP 平减指数 -0.56%,已连续第六季负增速,正在经历 2002 年加入 WTO 以来,最长时间的一次衰退。观察到消费者物价环节,中国核心 CPI 自 2022 年以来趋势性走低,而中国陷入通缩泥淖的关键原因,依旧回归到房价的衰退。由于房地产占中国城镇居民资产的六成,房价下跌对民众消费信心、财富效应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11 月 总体房价 年减 -5.7%,自 2022 年 5 月开始进入负增速,Q1 ~ Q3 居民资产所得类收入的累计同比,则从疫情前的双位数增长缩小至 1.2%,导致居民的高单价消费能力明显不足。

再近一步看到生产者物价,11 月中国 PPI 同比 -2.5%,为连续 26 个月负增速,显示工业品需求復苏之路崎岖,关键原因来自 2022 年后持续转弱的产能利用率,厂商加大投资意愿低落,反映工业产能过剩的阴霾仍未解除,而这也是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房价和财富效应

产能利用率和 PPI

挑战二:工业产能过剩

已经是订阅会员了吗? 若您已经是订阅会员请点此登入

成为 订阅会员
享 M 平方完整服务
无限次宏观图表浏览

一手掌握全球投资
商品的关键指数

独家焦点报告

每月约 6 ~ 8 篇独家
重大事件 / 数据分析快报

研究工具箱

自製关键图表
回测绩效

最专业的宏观社群

用户秘密指标
观点分享

【展望 2025 系列十二】2025 年投资关键十张图,三大策略规划资产配置! (2025-01-20) 【展望 2025 系列十一】美股、美债、美元全解析!今年最大变数是什么? (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