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
回顾中国 2021 年下半,在恒大爆雷、限产限电等事件后,加上疫情频起,内需出现收缩。为了稳定经济增长,3/5 的两会大多围绕在如何“稳经济”的方法,但短线面临乌俄冲突,该如何观察后续中国的基本面,本文一一带你详解。

本文重点:

加入 MM PRO 看本文关键重点 !!


前言

回顾去年的中国经济,做为十四五开局本该顺风顺水,前半年在全球景气复苏以及中国本地疫情有效控制下,带动制造业及出口的荣景,但后续超预期的监管动作却逐渐打压内需动能,包括三条红线、反垄断制裁、教育业的“双减政策”以及能耗双控,都导致了中国的消费和投资动能走缓。在 2021 Q3、Q4 时,中国的 GDP 年增分别仅剩下 4.9% 和 4%,相较于上半年有较大的增速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如何将今年 GDP 动能向上撬动也是这次两会的关注重点。

GDP


一、比较近 3 年两会差异,政府工作报告总共三大重点。

3/5 时中国召开两会,并公布了 2022 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目标上,GDP 维持接近去年增长目标的 5.5%,并将 CPI 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调回往年水准的 3% 和 1100 万人。我们比较了近 3 年的两会,并整理表格如下,可见今年的重点有三项,包括:“规模更大且更主动的财政政策”、“内需落实共同富裕”以及“持续推进新能源政策和新科技补贴”。

比较近 3 年的两会来看,我们留意到三个重点:

  1. 稳字当头,财政政策规模加大 接续去年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论调,3/5~3/6 公布的两会强调将“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的立场,而在整体内文中,我们发现财政规模相较于去年大上许多,包括:

    • 中央对地方移转支付增加约 1.5 万亿元,较去年大增了 18%。
    • 减税降费规模达 2.5 万亿,创历史最高。且特别动用到留底退税,预计今年将大规模退还 1.5 万亿给企业端,以缓解目前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 根据财政部所提交的报告,2022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21.14 万亿,年增 3.8%,支出为 26.7 万亿人民币,年增 8.4%。
    • 专项债维持去年的 3.65 万亿元规模,目前已提前下达了新增近 1.5 万亿元额度,且中央预算内的投资安排较前年大幅增加到了 6400 亿元,包括继续推动重大工程建设、新型基础建设。
  2. 对于扩大内需战略更加积极 近两年内循环执行结果不尽理想下,让今年在内需战略上有了更多的着墨:

    • 解决民生问题三大山:为了振兴消费内需,除上述优惠税收外,另一个重点就在如何降低民生问题的三大山(指的是“医疗”、“教育”和“住房”),包含义务教育减负、推广租赁房并给予住房和生育补贴、增加医保补贴等等,除了减少民生负担外,在收入分配上也要继续完善收入分配的制度,也就是“共同富裕”的路径。
    • 减低企业负担:同时针对中小企业进行支持,包括扩大减半征税的中小企业范围、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等,另外要引导平台企业降低收费,减少中小商户的负担。
  3. 持续推进新能源政策和新科技补贴

    • 持续推进去年 10 月印发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但在去年能耗双控所导致的限电限产经验,今年在单位 GDP 能耗上并没有给出具体数字,而是要根据情况弹性调整。
    • 较特别的点在于,内需政策的部分提到了会针对新能源车绿色家电等特定区域进行消费刺激,而非去年只提到要“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 为了强化中国的科技创新,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 75% 提高至 100%,以及对企业投入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MM 研究员:

今年两会的大方向与去年无太大差异,货币政策仍是一贯基调,维持“灵活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而近期三个月的 上海人民币拆款利率 (Shibor)已经有明显滑落, 信贷脉冲社融增速 也有所回升,显示流动性已改善许多,进一步宽松的空间相对较小,因此该是财政政策发力的时刻。两会的描述才财政上更显“积极”,不管是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移转性支出、退税金额或公共预算安排都比去年有明显增加,并着重发展内需战略、新能源和新科技等领域。只是从财政赤字自 3.2% 下调至 2.8%来看,中国政府仍是以求‘稳’优于求‘快’、求‘强’

已经是订阅会员了吗? 若您已经是订阅会员请点此登入

年缴订阅送课程
享 M 平方完整服务
无限次图表浏览

一手掌握全球投资
商品的关键指数

独家焦点报告

每月约 6 ~ 8 篇独家
重大事件 / 数据分析快报

研究工具箱

自製关键图表
回测绩效

最专业的宏观社群

用户秘密指标
观点分享

【行情快报】陆股市盈率历史低檔!抄底机会还是价值陷阱? 【行情快报】销量衝高股价却疲软?一次看中国电动车的困局与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