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
加入 MM PRO 看本文关键重点 !!
一、安倍经济学成功了吗?
1. 政策目标一:日圆贬值,提振出口
2013 年 QQE ( 量化质化宽鬆 ) 推出后,日圆自 80 美元水准重贬至 120 美元,带动日本 出口 回升至双位数增速,出口金额首度超过 进口 ,使得日本贸易差额转为逆差,加上当时日本央行开始进行的 ETF 购入, 日经 大幅升超过 120 % ,2000 年后首度站上 2 万点。
然而这样的趋势在 2015 年中后出现转变。随着 油价 崩塌,出口增速速度减速,加上新兴市场增速趋缓、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避险需求浮现、日圆再度升值至 100 美元水准,日经回落至 1 万 5 千点。儘管 2016 年日本央行接连推出负利率、YCC ( 收益率曲线控制 ) 政策框架,承诺无限量购买国债,日圆再度贬至 120 美元,带动出口回升,但效果已不如 2014 年明显,日经重返 2 万点后缺乏续涨动能,可以看到 2018 年后,全球股市持续创高,日经却仅位于 2 万点震盪。
2. 政策目标二:提高通胀预期,压低实际利率
安倍三箭推出后,希望透过压低名义利率,提高通胀预期,以降低实际利率。然而儘管日本都已经祭出负利率,通胀预期仍未有起色,日本 10Y 平衡通胀率 2014 年一度站回 1 % 以上,但在 2015 年后一路走低,负利率、YCC 推出后也都没能回升,2020 年 新冠肺炎 打击之下甚至落入负值。观察 CPI 同比 ,仅在 2014 年调高消费税时曾经暴增至 4 % ,其余时间大多落在 1 % 以下。
我们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企业获利的改善,并未有效传导到 薪资 ,以至无法带动需求以推升物价,近年日本薪资水平几乎完全停滞在每月 30 万日圆的水平,增速率也难以长线脱离 0 % 。儘管结构性的改革使得日本 劳动参与率 已脱离 2013 年的低点逐步回升,物价传导路径的断层仍使得安倍三箭得政策成效有限。
3. 长线结构看日本经济发展
让我们把时间拉更长一点,从潜在经济增速率的角度来评估安倍经济学的影响。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 • 索罗( Robert Solow )所提出的「新古典增速理论(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一个国家长线的经济增速率是由资本投入、劳动投入、总要素生产力(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所决定。其中,TFP 是指当产出增加时,无法被资本和劳动投入解释的部分,例如生产效率、技术进步、管理能力、人力资本、基础建设等因素。
图中显示过去近 40 年来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速率变化,以及各种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TFP )的贡献程度。简单回顾历史走势我们可以发现 :
-
1980 年代中期开始,日圆大幅升值衝击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劳动投入( 蓝色 )与生产效率( 红色 )放缓,经济增速主要靠低利率资金与投资产能( 黄色 )来支撑。
-
1990 年房地产泡沫破灭、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千禧年网路泡沫,日本在「 失落的十年 」一路面临低经济增速、去产能、失业率大幅攀升的窘境,此状况在2008年后遇上金融海啸后更为严重。
-
2012 年后,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安倍经济学,就业人数稳定上升 ,经济復苏、日圆贬值、货币宽鬆政策也的确提升企业的投资意愿。不过奇妙的是,总要素生产力( 红色 )的贡献度却来到历史低点,压低日本的潜在经济增速率,从中我们归纳出两个重点 :
-
长线的低利融资环境,反而导致「 原本该倒却没有倒 」的殭尸企业继续存活,资源分配缺乏效率、无法达到最适水准,凸显日本货币宽鬆政策的副作用。
-
劳工达到一定岁数后,生产力与创新能力会逐渐下降,而日本的劳动人口正在快速老化,凸显结构性问题 ( 例如人口 ) 无法单纯地透过货币或财政政策解决,而经济结构改革政策又往往无法在短线内见效。
-
整体而言,安倍经济学似乎一度给了日本经济一线生机,但至目前为止,日本的生产力、债务、通缩问题都尚未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安倍的辞职,安倍经济学有可能会延续,或是做出改革吗?
想知道菅义伟上台后,究竟会不会延续安倍经济学吗 ? 加入MM PRO !!
已经是订阅会员了吗? 若您已经是订阅会员请点此登入
送「产业决策平台」半年权限
(价值 TWD 4800)
一手掌握全球投资
商品的关键指数
每月约 6 ~ 8 篇独家
重大事件 / 数据分析快报
自製关键图表
回测绩效
用户秘密指标
观点分享
【限量倒数】 只要升级 Prime 年缴方案,就送「产业决策平台」半年使用权限,再享独家 83 折优惠!
【MM小聚】公开直播 | 製造业进入下降周期!宏观 X 产业决策解密? 点击通知>>
【MM Podcast】After Meeting EP. 142|美股也有颱风,科技巨头表现不好吗? 立即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