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
2021 年联合国 COP26 气候峰会决议文本第一次纳入“减少煤炭使用”的措辞,显示目前全球对抗地球暖化、极端气候几乎已成为全球共识,在油价波动剧烈的情况下,全球和主要经济体减碳和发展新能源的政策为何?又有什么相关政策能能带来投资机会呢?本次系列文章慢慢告诉你!

本文重点:

加入 MM PRO 看本文关键重点 !!


自 1760 年代后,英国发明家瓦特将蒸汽机改良,为全球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章,也带动了人类生产力快速向上,然而在经济蓬勃发展下,也造就了地球暖化和许多环境污染。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全球的碳排放量自 1990 年呈现趋势性上升,至 2020 年全球的碳排放达到了每年 315 亿吨,相比 1990 年增速幅度高达 53.6%。

地球暖化严重,极端气候四起,让全球意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从 1997 年的“京都议定书”、 2015 年的“巴黎协定”,一直到 2021 年 COP 26 气候峰会,全球持续针对气候变迁和减碳做讨论,减碳和发展新能源也成为各个大国不得不的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系列文章将分析目前各国的减碳政策,以及背后衍生出来可能的机会,第一篇文章先从全球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减碳政策开始,因为了解各国减碳政策的进程,和实际着重的发展方向,有助于进一步找出相关产业的潜在机会!

file 资料来源:IEA

一、联合国 COP26 气候峰会,首次纳入减少煤炭使用

为期两周的第 26 届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6)于 2021/11/12 正式结束,并由 100 多个国家签署协议,目标为控制未来升温上限至摄氏 1.5 度(与巴黎气候协定目标一致),同时也成为全球首个逐步减少“煤炭”使用量计划的协议。

file 资料来源:COP26

如何达成气候目标,根据 COP26 文本则主要分为以下四点:

  1. 逐步减少煤炭使用:190 个国家同意逐步减少(phase-down)使用煤炭能源,并降低政府对于石化能源的补贴,也是首个提及减少使用煤炭能源的气候协议。

  2. 减少甲烷排放量:超过 100 个国家同意于 2030 年以前减少甲烷排放量 30%,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和畜牧业澳洲并未加入此项签署。

  3. 加速转型零碳排电动车:超过 35 个国家和部分全球主要车厂签署加速转型至零碳排电动车,主要车厂包含美国车厂 General Motors 、Ford 和欧洲 Jaguar、Fiat、Volvo、Audi、Ford、Volkswagen 致力于 2035 年生产 100% 零碳排汽车。值得注意的是,美、德、日、中四个经济体和 Toyota 和 Hyundai 并未签署此项协议。

  4. 超过 40 国家签署格拉斯哥突破倡议(Glasgow Breakthroughs):政府、企业、城市共同合作,致力于能源、运输、农业、钢铁等产业对抗气球变迁的目标,并订立国际共同准则和时间框架达到减碳目标。

COP26 彰显全球对抗气候变迁的共识,然而时常为人所诟病也是各国面对国内重要产业或是经济增长和环保议题的两难抉择时,许多国家可能就会缺席该项协议的承诺,例如:煤炭议题遇上印度和中国的杯葛,或是传统车厂和相关经济体拒绝签署转型电动车协议等。


二、世界前三经济体减碳政策大盘点

根据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的统计显示,2020 年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前两名分别为中国、美国,所占份额就来到 37.5%、16.5%。因此这部分我们将着重在美国、中国和欧盟,全球前三大经济体的欧盟的气候变迁政策进一步分析,也从中找寻未来可能趋势。

file 资料来源:英国石油公司


美国:交通运输碳排最大宗,减碳着重电动车补贴

拜登一改前任总统特朗普对于能源上的态度,上任后除了重返巴黎协定外,也于 2021/4 配合其当初竞选政见发布 2030 年减碳 50-52%(以 2005 年为基准)、2035 年实现“发电零碳排”和 2050 年 整体碳中和的长线目标,并在 COP26 上与欧盟等百国签署“全球甲烷承诺”, 2030 年前将甲烷排放量降低三成。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统计显示,美国碳排最主要来源是占比近三成的交通运输,而汽机车也是日常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因此从传统的燃油车转型至电动车是减碳的重要一里路,拜登于 2021 年 8 月 签署行政命令,试图在 2030 年前实现全美零碳排汽车销售占比达总销售的 50%,包括电池电动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或燃料电池电动车(FCEV)。

除了一般的陆运运输外,航空也是重点减碳项目,美国的航空运输就占该国 11% 交通运输碳排的 11%,并在 2021/9 时提出于 2030 年前将航空运输业碳排量降低 20%,在 2050 年前实现净零碳排,包括增加永续飞机燃料生产、新型飞行技术等,而目前已有多家航空业者加入“可持续航空买家联盟(SABA)”,并表示要加快开发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

注:碳中和为是指透过低碳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或造林减碳等方式,达到与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正负抵消,实现整体零排放。

file 资料来源: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9 年)、EIA

至于美国第二碳排来源的“发电”,拜登在再生能源也有新蓝图,虽然以整体能源发电规模来看,美国主要仍是以“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但今年太阳能及风电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美国能源部于 2021 年 9 月发布再生能源目标的相关研究,认为美国有能力在 2050 年前将太阳能发电占比提升至 45%,预估至 2025 年若每年太阳能容量增加 30 GW,可达到电价不被大幅调升。 风电方面,拜登政府则预计 2025 年前设置 7 座大型离岸风电厂(offshore wind),并于 2030 年时提供 30 GW 的发电量。过去离风电发展最快的多在美国东北岸,包括在 2021 年 5 月 拜登批准在麻州的 Vineyard Wind,就是全美第一个“大型”离岸风力发电厂,而现在正逐渐要往大西洋沿岸延伸(过去常作为美国海空军的训练区域,离岸风电计划屡屡遭国防部反对),白宫也与加州政府达成协议,将在加州开发两座离岸风电厂。

注:GW(Gigawatt)为 10 亿瓦特,是通用最大的电量功率单位,根据美国公共电力协会统计,美国一年发电量约为 1200 GW。

而与清洁能源相关的政策及补贴如下,除了在年初时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后,暂停联邦政府土地上石油及天然气的租赁及削减化石燃料补贴,市场关注的三大重点政策也在今年持续推进,包括:

  1. 2021 年 5 月美国参议院通过“美国清洁能源法案(Clean Energy for America Act)”提案,总计有 2595 亿美元的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其中 316 亿美元提供给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也提高了目前每辆车 7,500 美元的抵免上限,整车厂在一定条件下最高可有 12,500 美元的抵免额,且放宽汽车厂享有税收减免的 20 万辆限额,并提供 1,000 亿美元的消费者购置补贴,而当美国新能源车销量渗透率达 50% 时,税收抵免才会准备退场, 2020 年美国新售电动车渗透率仅仅不到 3%,预期电动车补贴预期仍可持续相当长一的时间。

  2. 2021 年 11 月 通关的 1.2 万亿“基建计划(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Jobs Act)”中包括要投入约 150 亿美元来推广电动车应用,并有一半是用来广设充电站,大约是 500 万根充电桩。

  3. 11/19 时美国众议院同意“重建美好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并送往参议院,力拼 2021 年底过关,其中约有 5,550 亿美元预算将用于投资和补助清洁能源领域,包括 3,200 亿的清洁能源税收优惠、1,100 亿美元针对干净能源 / 制造业 / 供应链、1,050 亿用于投资恢复力、200 亿用于购买干净能源。


中国:不走大补贴路线,以降低碳排行业为主轴

身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也是第一碳排放的国家(约占全球碳排放量 30%),在全球环保及永续环境意识逐渐抬头下,中国也在加快减碳减排的步伐。2021 年 10 月 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给予明确的减碳目标,订出在 2025 年和 2030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分别达到 20%、25% 的水准(2020 年为 15%),以及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较 2005 年下降 65% 以上,顺利达成 2030 年碳达峰。

注:2030 年碳达峰是整体碳排放量在 2030 年前就达到高峰

与美国不同的点在于,中国主要碳排放并非来自交通运输,而是来自“电力行业”以及“钢铁”,电力就占了将近四成的碳排放,最主要原因是中国仍是以火力发电为主,其中煤炭的消耗占比超过一半,且目前中国高炉钢铁的占比仍高达 90%,因此发展再生能源对于中国在减碳这条路上是不可避免的。

注:2020 年中国每千人拥有的汽车数量仅只有 173 辆,远低于美国的 837 辆,也是造成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占比较低的原因

行动方案中也提到包括风力发电和太阳能两者的装载容量都要在 2030 年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2020 年为 5.3 亿千瓦),同时为了克服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储能设备的投资也不可少,目标是新型储能设备在 2030 年达到 30 万千瓦的规模(2020 年为 3.2 万千瓦)。

至于作为碳排第四来源的“交通运输”,低碳运输也被写入了碳达峰行动方案中,除了兴建绿色交通设施外,同时要推动交通运输工具朝向低碳转型,目标为 2030 年新增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比例要达到 40% 左右。根据该项目标,并假设 2030 年中国每年乘用车销量可达 2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就有将近 1250 万辆的销售量,相较于 2020 年的 136 万销售量有将近 10 倍的增速。

已经是订阅会员了吗? 若您已经是订阅会员请点此登入

年缴订阅送课程
享 M 平方完整服务
无限次图表浏览

一手掌握全球投资
商品的关键指数

独家焦点报告

每月约 6 ~ 8 篇独家
重大事件 / 数据分析快报

研究工具箱

自製关键图表
回测绩效

最专业的宏观社群

用户秘密指标
观点分享

【主题研究】地缘衝突不断、催化全球军备竞赛?解析 5 檔国防军工股 ETF! 【主题研究】新能源迎来关键转捩点,三大趋势左右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