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
近二十年,中国 GDP 年均增速 8.70%,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则在近年急起直追,GDP 增速甚至有超越中国的表现。
想要投资金砖四国的两大庄家,必须先了解其细部体质,此系列文章中我们将提出两国七大异同,希望能帮助读者对中印当前及未来发展有概略的认知!

本文重点:

加入 MM PRO 看本文关键重点 !!


一、以古鉴今:中印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与机会

所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比较中印两国前,我们要先了解其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

1.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蓬勃发展,近年增速受限于去杠杆问题

1949 年,新中国甫成立,1949 ~ 1978 年间,毛泽东贯彻社会主义的精神,以工业化为主体,并完成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后续“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直到而 1978 年起,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政府工作重心开始转移至经济建设,并且逐渐对外开放以寻求发展。此后的 30 年,中国 GDP 快速增速,在全球 GDP 中的占比由 5% 增速至 15%,人均收入增长为全球平均水平的 4 倍。尤其是 2001 年加入 WTO 之后,中国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浮现,出口贸易量大幅增速,投资大量集中在沿海加工出口区,使得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

然而,2008 年底当局为因应全球金融危机而推出“四万亿计划”,叠加先前积累过多的投资,产生产能过剩、房价飙涨、地方债务等问题,间接引发 2015 年的中国股灾(导致当年的新兴市场危机)。于是中国在 2015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当中首要任务便是进行“去杠杆”以防范风险,并维持适当逆周期调控政策的态度至今,甚至于去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罕见的删除 GDP 增速为目标。

中国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实施计划经济,1970 年代改革开放后获得世界工厂的优势,然伴随产能过剩的问题,成为中国政府近年积极进行“去杠杆”的主因。


2. 印度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庞大人口基数支撑,近年推动产业转型发挥人口红利优势

相比之下,印度的发展方式则有所不同。印度于 1950 年宣布正式成立独立共和国,选择采用的是混合式的经济体制:利用社会主义的五年计划主导经济发展,同时开放民营企业存在,但透过许可证制度等限制。首任领导者尼赫鲁实行工业发展体系,强调基础工业建设,英地拉.甘地在 1966 年接班后,奉行银行国有化政策以支持国内信贷发展,同时推动农业改革,实现粮食自给自足。1980 ~ 1990 年进入经济自由化时期,政府逐渐放宽对民营企业限制,并取消价格管制及降低税负以刺激经济,却因 1990 年苏联解体、波斯湾战争下国际油价飙涨,印度财政濒临破产。

1991 年拉奥政府上台,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的援助,实行改革开放,加大力度吸引外企、放宽限制持股比例、推动工业现代化,并废除许可证制度、解除外汇管制,印度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模式。而现任总理莫迪上台后,印度逐渐追求经济发展转型,推行“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加大对于工业、制造业的发展重视,以发挥人口红利的最大效果,并创造充足就业,此外莫迪也强调改革,如财税、健保、教育、基建、废钞活动。

与中国不同,印度初期实施混合式经济体制,1990 年后逐渐走向市场经济模式,较没有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近年则在市场开放的同时进行财政改革,以追求经济转型。


3. 小结

中国改革开放时间早于印度,叠加人口红利,使得中国于早期领先印度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然近年随着“去杠杆”的政策实行,经济增速放缓。而同样在人口红利之下,印度也于近年逐渐走向开放,推动民营企业的自由发展,使其在国际上竞争力逐渐赶上中国。

中印历史背景


二、人口红利:中印人口优势的变与不变

颇受大家关注的在于中印人口问题。根据中国 2021 年释出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目前中国有 14.12 亿人口;而以联合国资料计算,印度则有 13.93 亿,但两国的人口结构却大相径庭。

1. 中国过去人口红利带动增速,现已步入高龄化社会

首先,中国于 1980 年起施行严格的生育计划政策,此后两次“婴儿潮”(50、60 年代)的叠加效应催生了自 80 年代起为期 30 年的人口红利。然而,中国自 1999 年开始进入高龄化社会(国际定义: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 7% 以上即为高龄化社会,14% 为高龄社会)以来,其比例已上升至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显示的 13.50%,根据联合国预测,2025 年这个比重将达到约 20%,到 2050 年,更将达到 36.5%。随着高龄化程度加深,社会福利等政府支出不断扩大,社会消费能力逐渐下降,扶养比也随之加重,因此,优化人口结构可说已迫在眉睫。

2016 年中国全面执行“开放二胎”的政策,借此帮助中国在 2050 年增加 3000 万以上的适龄劳动人口,政策开始的前两年,确实收效甚佳,2016、2017 中国出生人口分别为 1800 万、1700 万人,优于政策实施前的 1600 万人;然而随后政策效应减弱,到了 2020 年出生人口更是仅剩 1200 万人,尽管不排除受疫情影响,但仍可以观察出居民逐渐降低生育偏好。尽管 2021 年中国正式“开放三胎”,但可以预见的是并不会使情况有太大改善,劳动人口逐渐减少的趋势并未改变,甚至将在 2025 ~ 2030 年间迎来人口负增长。

中国 50 年代婴儿潮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开放二胎、三胎的政策并无改变降低生育率的倾向,中国人口结构逐渐走向高龄化。


2. 印度拥有未来 50 年的人口红利,人口结构年轻提供充足劳动力

与中国相反,印度目前人口相对年轻化,依照国际定义,其抚养比在 2018 年降至 50% 以下(意味着人口红利期到来),并且大约还可以享受 50 年的人口红利。除此之外,根据联合国资料显示,印度目前的人口结构相当年轻,2020 年人口年龄中位数仅 28.4 岁,并且劳动人口(15 - 64 岁)占比 67.27%,代表每年都有约 1000 万的劳动力涌入市场,存在巨大的劳动市场优势和消费潜力。

然在巨大人口红利之下,印度就业人口闲置的状况仍急需改变,国民教育水准普遍偏低,国内约有 50% 的人口投入于占 GDP 比重仅 16.38% 的农业部门,使人均收入不高。再加上印度自然灾害频繁,逐渐造成了印度贫困人口占世界约 33% 的情形。因此如何落实基础建设、教育医疗的发展,以及如何解决当前失业率偏高的状况,将是印度长远发展的关键。

印度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存在巨大劳动市场优势及消费潜力,然目前人有就业人口闲置以及收入偏低的问题,未来在政策面如何解决失业率普遍偏高,以及就业结构,为印度政府当前的重要课题。

已经是订阅会员了吗? 若您已经是订阅会员请点此登入

年缴订阅送课程
享 M 平方完整服务
无限次图表浏览

一手掌握全球投资
商品的关键指数

独家焦点报告

每月约 6 ~ 8 篇独家
重大事件 / 数据分析快报

研究工具箱

自製关键图表
回测绩效

最专业的宏观社群

用户秘密指标
观点分享

【主题研究】「双印」股市引领风骚,2024 年东南亚投资三重点! 【展望 2024 系列六】股市三度创高!印度如何达到「零破绽经济」?